top of page
搜尋

妊娠懷孕超初期症狀和經前症狀的區別

「肚子一直悶痛,月經延遲還沒來」、「容易感到疲倦」、「頻尿」、「乳房脹痛」,分不清是懷孕超初期症狀還是經前症候群?讓BellyTum教各位判斷哪些症狀是寶寶來報到的訊號吧!



懷孕超初期是什麼?

懷孕超初期指的是孕期第0週-第 3 週,而懷孕週數的計算,是以最後一次月經週期的第一天開始計算,而不是從真正受孕的時候開始計算、也不是從性行為後開始計算,因此媽咪的孕齡會比寶寶的胎齡多兩週左右。但是如果平時的經期並不規律,那麼正確的懷孕週數或胎齡就需要以超音波來輔助判斷了。

(圖片來源:媽媽寶寶)



懷孕超初期症狀會從甚麼時候開始?

每個人狀況不一樣,但很多人從懷孕第3週左右開始有感覺。這個時期即使用驗孕試劑都還驗不出反應,但因為已開始懷孕,身體會隨之發生變化,同時會出現一些症狀。這時是寶寶成長的重要的時期,因此要密切注意。


當女性卵泡發育成熟並進行排卵的同時,精子藉由自然或人工方式進入輸卵管,兩者相遇後結合成受精卵,就完成整個受孕流程。


女性在成功受孕後,體內會開始產生大量荷爾蒙,部分女性會因為體內荷爾蒙變化開始出現懷孕初期症狀。


醫學上對於懷孕週數的定義,是從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開始算起,而女性排卵和受精會在月經週期開始約2週之後發生,因此懷孕前兆最早大約會在懷孕第3週後開始出現。



懷孕超初期可能會出現哪些症狀?


1. 月經停止

月經有沒有來是最直覺的懷孕徵兆判斷方式,不過也有部分女性會因為生活作息、壓力或疾病導致月經遲來;因此當月經沒來時,建議先進行驗孕,確認是否懷孕。


2. 腸胃不適、拉肚子、便秘、脹氣

懷孕初期因女性荷爾蒙改變、黃體素增加,可能導致腸胃減少蠕動或消化不良導致腸胃不適,也可能發生拉肚子、便秘及脹氣等懷孕症狀。


3. 全身發熱、易疲倦

胚胎在體內生長會消耗母體營養,再加上懷孕後體內黃體激素分泌增加,身體新陳代謝加快、體溫升高,使身體容易倦怠。


4. 乳房腫脹

由於賀爾蒙影響,女性乳暈顏色可能會變深、明顯突出且較敏感,出現刺痛、搔癢或腫脹感。


5. 陰道分泌物增加

因體內雌性激素上升,陰道可能會出現較多分泌物;分泌物增加能預防胎兒細菌感染,是常見的懷孕初期症狀。


6. 陰道出血

懷孕初期因尚未穩定,可能會發生微量的紅色或粉褐色出血,屬於正常現象;若出血天數較長或出血量較多,建議盡快就醫檢查。


7. 孕吐

懷孕初期由於體內分泌賀爾蒙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孕婦出現噁心想吐的感覺。


8. 頻尿

由於懷孕初期肚子變化,子宮擠壓到膀胱導致頻尿屬於懷孕初期的正常生理現象。


9. 牙齦腫脹

牙齦及牙周組織也會受到體內荷爾蒙影響,導致牙齦紅腫或容易發生出血。


10. 腰酸背痛

懷孕會提高體內鬆弛素、雌激素、孕酮等荷爾蒙的分泌來幫助放鬆骨盆關節、韌帶以便生產;使與骨盆相連的關節處韌帶等部位鬆弛,提高腰、背部肌肉負擔而導致疼痛。


11. 情緒不穩定

女性懷孕因荷爾蒙改變,可能會讓情緒出現較大起伏,懷孕造成的心理壓力及身體不適也會影響情緒。


12. 掉髮

懷孕初期壓力大、甲狀腺功能低下及營養攝取不足,都可能會造成懷孕初期掉髮。



所以所謂的懷孕超初期其實是身體正在開始為受孕做準備的階段,經前症候群的症狀,其實與懷孕初期的症狀很相似,例如:乳房脹痛、頭暈、頭痛、嗜睡與疲倦、腹脹、分泌物增加、情緒不穩、失眠等。由於兩者的症狀也蠻相似,主要的差別是:「經前症候群大多比較不會引起噁心與嘔吐;而懷孕初期很容易感到噁心與嘔吐。」但也會有個別例外的例子,所以若有懷疑的話,建議請教專業醫生判斷身體的狀況。



參考資料: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不止產後媽媽,還未生育都有機會出現骨盆底肌鬆弛?

小編曾與媽媽們分享過一篇文章 - 「 產後常見問題 - 尿失禁 」 ,講述因產後骨盆底肌鬆弛容易導致漏尿的情況。然而,不止產後才會有漏尿問題,小編亦曾聽聞未生育的女性也出現這樣的問題,因此,為未來的性福著想,我們要如何保養好我們的骨盆底肌呢?...

 
 
 

Comments


copyright © 2020. BellyTumMacau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