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孕婦發生痛風怎麼辦?

甚麼是痛風?

(

痛風是一種由於嘌呤生物合成代謝增加,尿酸產生過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滑囊、軟骨及其他組織中引起的反覆發作性炎性疾病。


一般說來,女性罹患痛風的機率較男性低,因為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有促進尿酸代謝的功能。但是,孕婦亦有相當高的機率患上痛風。這是由於在懷孕期間盲目進補,且運動量缺乏,營養過剩使尿酸在體內過量堆積,最終造成了痛風。



痛風發作的主要症狀

剛開始是在腳部的關節(大姆指佔70%)局部發生紅、腫、熱、痛的情形,疼痛的程度會讓人無法走路、無法穿鞋,有人形容這種痛像被狼狗咬到一樣痛或像被熔解的鉛燙到一樣痛。


痛風在發作之前1-12小時,患者一般都會有預感;預感期一過立刻發生激烈的疼痛,而且疼痛程度一分一秒的增加,在24小時之內就會達到最高峰,過幾天之後才會慢慢減輕到症狀自然消失。造成痛風的元兇是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所致,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只要超過 7m g/dl都叫做「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會使得尿酸呈現過飽和狀態,進而形成尿酸鹽結晶沉澱在身體各個部位,如果沉澱在關節中的尿酸鹽結晶超過某個程度,就會引起嚴重的痛風發作。引起人體中尿酸過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飲食、體重、運動、服用藥物、遺傳因素等都可能造成高尿酸血症及痛風。



懷孕時發生痛風,在飲食當中除了要考慮孕期特殊時期的營養需求外,還要考慮到痛風的飲食原則,那麼如果患有痛風病症的孕婦飲食應該注意什麼呢?


應該多吃低嘌呤的食物,少吃中嘌呤的食物,尤其要少吃高嘌呤的食物,也要注意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 低嘌呤食物:五穀雜糧、蛋類、酪類、水果、蔬菜等。

  • 中嘌呤食物:肉類、豆類、海鮮等。當然我們在吃豆腐的時候,可以選擇先將豆腐用開水焯一下,這樣可以將大部分嘌呤過濾掉;另外在吃一些肉湯時,最好是將湯的最上層去除,減少喝湯時嘌呤的攝取。

  • 高嘌呤食物:海鮮、動物內臟、貝殼食物、濃湯、香菇、魚類、黃豆、豆苗、黃豆芽、蘆筍、海苔等。


除了遵循以上飲食原則,還要保持理想體重,控制總熱量的攝入,如果孕前有超重或肥胖就應該盡量在體重減至相對理想重量時再受孕。不過,減輕體重應循序漸進,否則容易導致痛風急性發作。而且可多喝水,促進尿酸排除。


孕婦患上痛風跟普通患者不同,不能胡亂服用藥物,為了確保治療的安全性,當發現有痛風症狀時,小編建議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爭取能獲得最好的醫治效果。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不止產後媽媽,還未生育都有機會出現骨盆底肌鬆弛?

小編曾與媽媽們分享過一篇文章 - 「 產後常見問題 - 尿失禁 」 ,講述因產後骨盆底肌鬆弛容易導致漏尿的情況。然而,不止產後才會有漏尿問題,小編亦曾聽聞未生育的女性也出現這樣的問題,因此,為未來的性福著想,我們要如何保養好我們的骨盆底肌呢?...

 
 
 

Comments


copyright © 2020. BellyTumMacau

bottom of page